汽车惊现“富士康” 福特在中国的血汗工厂
真没想到,苹果的成功背后有富士康血汗工厂的阴影,福特成功的背后也有同样的故事。甚至福特中国零部件供应商更虐待中国员工。
每小时工资不够买水喝
海外一则新闻报道——美国一家人权保护机构指责福特位于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虐待工厂工人,“每天工作14个小时,每小时薪酬仅为80美分,并且不享有节假日。一名21岁男性工人于2009年失去了三根手指。”说真的,买两瓶稍微好点的饮料,都超过80美分了。
天,我算了一下,这比当年的富士康更可怕。
第一, 每小时薪资甚至不如富士康。每小时薪酬仅为80美分,约为5.28元。这比不富士康正常小时的工资还低3.2%。
网上曾经公布过以前富士康员工的工资单。
某位员工平日加班65小时,加班工资为536元 ——即每小时加班费为8.246元
周末加班62小时,加班工资为677元 ——即每小时加班费为10.9元
以平日加班工资为正常小时工的1.5倍,周末为正常小时工资的2倍计算,每小时工资应为5.45元左右。
第二, 如果考虑到加工班费这一法律依据,那么福特在中国的零部件供应商显得更残酷。如此低的工次,只能有两种解释。其一,没有遵照劳动法,没有加班给予1.5倍、2倍工资之说。其二,给了加工补贴,但基本工资水平远远低于每小时5.28元。
如果是后者,算上去,这些零部件工厂工人的每小时工资将可能低于4元钱。
福特压榨还是故意忽视?
与可怜的工人相比,福特汽车在中国获得成功。在全球甚至也不错——金融危机中,唯一一个没有破产危险的美国汽车巨头。但你能想到,有多少得归功于被压榨的中国工人?
2010年福特净利润达65.6亿美元,为十年来净利润最高值。2010年,福特汽车在中国市场销售再创新高,全年总销量达582,467台,同比增长40%。福特汽车还计划继续在中国大赚特赚。此前福特汽车总裁艾伦·穆拉利表示,发展中国市场将是福特最重要的战略,要把最好的产品和技术拿到中国来,在中国大展拳脚。未来几年要在中国更激进地发展。据悉,在未来10年间,福特汽车70%的业务增长将来自于亚太及非洲区,其中,主要增长来自中国市场。
增长来自中国,压榨会来得更猛烈吗?
当我们谴责富士康,谴责苹果公司应该监督旗下的供应商时,福特公司是不是也应该尽职?是不是也应该来遵守国际上的道德和法律约束,让这类可怕的压榨事件减少甚至不再出现。
开车是件快乐的事,那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方式。但是快乐不应该建立在工人生命、合法权利的基础上。
当老亨利创办福特时,就是想每个人都开得起车、拥有一辆车。他的员工受益了,美国汽车业也发展起来了。但今天的福特显然已经走了味,福特在中国供应链上的员工成了流水线上的棋子,冒着生命危险生产这些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会有危险吗?天知道!
“本文版权归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